五代机不是儿戏,但谁也没想到:一个敢买,一个就敢卖!突如其来的一则消息优配速至,让世界各国为之一震:太出乎意料!
不久前,马克龙访问印尼期间,法国与印尼签署了武器装备采购意向书,印尼承诺购买更多 “阵风” 战斗机,这一成果看似让马克龙的印尼之行颇为成功。当时,法国达索公司高层陪同出访,足见法国对开拓印尼军贸市场的重视。印尼不仅计划采购 “阵风” 战斗机,还对常规动力潜艇和水面作战舰艇表现出兴趣,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然而,世事难料,在马克龙积极推销 “阵风” 后不久,印尼的举动却似乎有 “玩弄” 法国之意,因为其转头与土耳其签署协议,宣布将购买土耳其研制的五代战斗机 ——“可汗” 战斗机。
当地时间2025年6月11日,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宣布,在雅加达举行的2025届印尼防务展上,印尼与土耳其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的第五代战斗机采购合同。根据合同,印尼空军将斥资100亿美元购买48架土耳其国产 “可汗” 战斗机,土耳其还将向印尼转移部分五代机技术,支持其在印尼生产部分零部件。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军事界掀起波澜,毕竟在这之前,印尼在战斗机采购选择上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且有诸多看似更优的选项。
在众多潜在采购对象中,韩国的KF-21战斗机原本被认为是印尼的热门选择之一。印尼空军此前深度参与了KF-21项目,在资金投入和技术人员参与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介入。但印尼空军最终却放弃了这一选项,原因在于其经过评估后认定,KF-21战斗机的空战能力甚至不如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对于追求空战优势的印尼空军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关键的决策因素。相比之下,“可汗” 战斗机虽同为新兴五代机项目,但在某些方面似乎更符合印尼空军对未来空战能力提升的期望。
不过,印尼采购 “可汗” 战斗机的决定并非毫无风险。回顾巴基斯坦采购土耳其T-129武装直升机的经历,由于美国切断发动机供应,导致合同无法执行,最终项目流产。印尼此次采购 “可汗” 战斗机优配速至,同样面临发动机供应的不确定性。目前,“可汗” 战斗机配备的是美国的F110-GE-129发动机,但美国仅出售了8台,未来供应数量尚不明朗。土耳其此前曾放出消息,有意购买中国的涡扇-10发动机来装备 “可汗” 战斗机,并计划利用该发动机拓展出口市场,包括向巴基斯坦空军推销。
这一动态表明,土耳其在发动机供应问题上正在寻求多元化解决方案,而印尼空军若选择 “可汗” 战斗机,理论上也可选择装备涡扇-10发动机的版本。从土耳其的角度来看,这一策略有着深层次的考量。美国军贸产品向来价格高昂且附带诸多苛刻条件,土耳其放出购买中国发动机的风声,很可能是以此为筹码,试图压低美国发动机的采购价格,就如同此前土耳其购买红旗防空系统时的策略一般。毕竟,若在原型机上采用美国发动机,后续改装发动机将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涉及航电、飞控、机体设计等多个复杂领域。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这笔交易极为重视,并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他表示:“我希望这项协议能够为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带来巨大益处”,“向参与KAAN战斗机生产和这一创纪录出口交易的所有土耳其机构,表示祝贺。” 埃尔多安的表态不仅彰显了这笔交易对土耳其国防工业出口的重要意义,也暗示着土耳其希望通过 “可汗” 战斗机项目在国际高端防务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提升土耳其军工的国际影响力,让土耳其五代机得到国际认可。
然而,从技术和项目进度角度审视,印尼采购 “可汗” 战斗机的决定仍存在诸多疑问。首先,“可汗” 战斗机目前仅仅是技术验证机,与已经拥有5架原型机且在试飞等方面取得较多进展的韩国KF-21相比,项目成熟度明显不足。五代机的研发需要强大的科研体系作为支撑,涵盖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隐身技术、风洞测试等多个核心领域。
在发动机性能对比方面,“可汗” 战斗机目前配备的美国F110-GE-129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可达13吨,加力推力达到13.2吨,推重比为7.3,寿命增加到6000个小时 ,该发动机被应用于F-15和F-16的最新升级型号,展现出了较高的性能水准,能够为 “可汗” 战斗机提供较为强劲的动力,支撑其达到1.8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实现超声速巡航能力。
而被土耳其考虑用于 “可汗” 战斗机的中国涡扇-10系列发动机优配速至,以涡扇-10B为例,经过多年改进升级,加力推力达到13.5吨 ,在推力上相较于F110-GE-129有一定优势。涡扇-10系列采用了先进的全自动数字化控制系统,并且运用了如第三代单晶材料、整体叶盘、一体化钛合金机匣和镍基铝合金喷管等顶尖特种发动机生产工艺和技术。
从推重比来看,涡扇-10B达到9级左右 ,相比F110-GE-129的7.3更具优势,这意味着在相同的飞机重量下,装备涡扇-10B发动机的 “可汗” 战斗机理论上能够获得更好的机动性和飞行性能。在使用寿命上,涡扇-10B发动机达到1200-1500飞行小时,与F110-GE-129的6000小时相比虽有差距,但也处于可接受范围,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还有提升空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两款发动机在尺寸、结构上存在差异,如果 “可汗” 战斗机换装涡扇-10发动机,势必要对飞机进行大量修改,这在技术和工程实施上存在较大难度。
在航电系统差异方面,土耳其 “可汗” 战斗机宣称将采用国产的MURAD600-A有源相控阵雷达,预计该产品性能将超越土耳其空军现役F-16战机与 “阿金奇” 无人机上装配的MURAD100-A雷达 。根据相关报道,“可汗” 战斗机的AESA雷达凭借1000多个发射 / 接收单元,使得战机探测距离超过250公里,能同时跟踪64个目标,并对其中16个目标进行攻击 。其航电设备还包括导航设备、光电系统和座舱设备等,此外,还配备了一套先进的电子战系统,涵盖电子对抗装置、电子侦察设备、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等。
然而,这些航电设备大多还处于宣传阶段,实际性能尚未经过充分的实战验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其真实性能差距尚不明确。此外,风洞作为飞行器研发过程中进行空气动力学测试的关键设施,对于优化飞机气动外形、提升飞行性能至关重要,而土耳其在风洞测试能力方面的表现也尚未得到充分展示。
韩国的KF-21战斗机采用的是在空气中使用的X-波段雷达技术,使得其在攻击和防御任务中具备一定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同时,KF-21拥有先进的通讯和数据共享系统,确保同一作战阵地的机组人员能够实时共享信息 ,其机载计算机采用先进的液晶显示器,并集成了高速计算机,支持多种任务计算和控制能力。但KF-21在航电系统方面也存在不足,例如其没有分布式全方位孔径IRST感应头、高传输率数据链、人工智能识别、C4ISR协同等先进功能 。
与 “可汗” 战斗机相比,KF-21的航电系统在某些方面有其优势,如成熟的X-波段雷达技术和数据共享系统,但在电子战系统的完整性和先进雷达性能参数上,与 “可汗” 战斗机所宣称的指标相比,各有优劣。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可汗” 战斗机航电系统的实际表现还有待观察,而KF-21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原型机进行试飞等实际测试,部分性能已得到初步验证。
从项目进度来看,根据土耳其与印尼签署的协议,所有48架 “可汗” 战斗机将在120个月内交付完成。如此漫长的交付周期在国际军贸合同中实属罕见,这无疑增加了项目的不确定性。在这10年期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军事需求也可能发生变化,“可汗” 战斗机是否能在2035年按时交付且满足印尼空军届时的作战需求,充满变数。历史上不乏因项目周期过长而最终失败或大幅缩水的案例,印尼空军对此显然不能掉以轻心。
印尼空军在战斗机采购规划上的混乱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印尼此前计划扩军,对韩国KF-21、美国F-15EX、法国 “阵风”、中国歼-10CE、俄罗斯苏-57等多款战斗机都表现出兴趣,如今又加入土耳其 “可汗” 战斗机选项,其战斗机型号选择之繁杂堪比印度空军。这种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的采购规划,不仅不利于构建高效的作战体系,还可能导致后勤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大幅增加,降低整体作战效能。
此外,印尼作为一个全境位于赤道线附近的国家,气候炎热潮湿,这对先进战斗机的保养维护提出了极高要求。五代机的隐身涂层等关键部件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需要特殊的维护设施和技术。美军的F-22战斗机在部署时,考虑到气候因素,大部分时间都部署在阿拉斯加等气候较为适宜的地区,仅偶尔在琉球群岛的嘉手纳基地短暂停留。印尼若采购 “可汗” 战斗机,如何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有效维护保养这些娇贵的五代机,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印尼采购土耳其 “可汗” 战斗机这一决策,看似是其追求先进空战能力、提升国防实力的雄心之举,但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技术、项目进度、后勤保障以及采购规划等方面的隐忧与挑战。未来,这一采购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可汗” 战斗机能否真正如印尼所愿提升其空军作战能力,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兵国大事】按照常理推测,如果印尼聪明一点的话,可能不会将其全部军事装备发展重心仅押注于土耳其 “可汗” 战斗机,中国的战机才是最具实力和性价比,希望印尼可以早点明白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长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